for-phone-onlyfor-tablet-portrait-upfor-tablet-landscape-upfor-desktop-upfor-wide-desktop-up

《RUSSELL专栏》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需求是OPEC最好朋友

10月16日 - (本文作者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资料图片:2009年5月,安徽合肥,中石化石油储罐。REUTERS/Jianan Yu

撰稿 Clyde Russell

路透澳洲朗塞斯顿10月16日 - 中国9月原油进口规模升至纪录第二高,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旺盛。

暂时提振中国进口需求的是全球储油地点的变化,以及其他几个因素。

据10月13日公布的海关初步数据,中国9月原油进口跳增至3,700万吨,相当于900万桶/日。

这高于8月的800万桶/日,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进口量是八个月最低。更重要的是,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原油进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2.2%。

这肯定看起来像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需求稳健增长,的确,年初时对成品油的需求就已经高于预期,主要拜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活动所赐。

但这似乎也显示中国为战略和商业储备而大量买入原油。

9月数据可能是受中海油惠州新炼厂启动的提振,炼厂通常需要约21天的商业石油储备,以确保顺利运转。

一些独立炼厂维护后回归正常运转,可能也提高了9月的原油进口。

但中国持续增加战略石油储备,似乎助力了进口需求。

中国很少公布战略石油储备(SPR)数据,但汤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预测发布的预估显示,9月至少有115万吨,相当于约28万桶/日的原油流入战略石油储备。

国际能源署(IEA)10月12日表示,中国在2017年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原油库存;预计2017年中国全年原油需求增幅,将从2016年的31万桶/日上升至54万桶/日。

IEA预期中国2018年原油需求增长将减缓至32.5万桶/日,因该国接近完成库存补充。

中国为补充战略储备买入原油不再是一个新的动能,从全球油市来看,这实质上是储油地点的变动。

**存储石油流向中国**

随着全球指标布兰特原油转向逆价差,对石油生产国和贸易商来说存储原油不再有利可图。

这也导致存储的石油流向市场,中国也乐意买进。

尤其是亚洲浮动储油装置的原油似乎一直流向中国。

尽管石油简单地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影响似乎有限,但这对市场动能来说则很重要。

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市场上,除非出现某种形式的危机,否则不太可能被使用或用于出售。

然而储存在已经定锚油轮上、或是陆上设施的石油则可以进行交易或运送。换句话说,这部分是动态的,也是全球实货石油市场的一部分。

这些库存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的种种措施所针对的目标,希望能藉这些措施让全球市场恢复平衡,并提振原油价格。

原油库存过剩拖累油价,而随着石油移出存储设施,市场就会趋紧,让OPEC及其他产油国得以调高油价。

某种形式而言,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需求一直是OPEC的最大盟友,但同时须留意的是,中国很有可能正是因为油价一直相对便宜而已经增加进口。

若油价强劲上涨,中国是否会放慢战略石油储备采购仍有待观察,但绝对无法排除此一可能。

尽管OPEC及其盟友减产,但布兰特原油仍低于60美元,因此中国也可能会继续填补其战略石油储备。

这意谓着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原油进口可能仍强劲,即便较9月的高水准略有回落。

不过,鉴于炼厂已接近用完全年的油品出口配额,较低的出口配额可能也会抑制中国第四季的进口原油需求。

和往常一样,中国原油市场有相互抵消的动能在发挥作用,但很有可能的是,国内市场不错的消费增长及大量流入储备的原油,将能盖过油品出口放缓造成的需求减少的影响。

中国原油进口vs布兰特油价图表:reut.rs/2kSAyA7

(完)

编译 李爽/于春红/孙茉莉/张明钧/戴素萍 审校 张涛/高琦/张荻/汪红英

for-phone-onlyfor-tablet-portrait-upfor-tablet-landscape-upfor-desktop-upfor-wide-deskto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