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hone-onlyfor-tablet-portrait-upfor-tablet-landscape-upfor-desktop-upfor-wide-desktop-up
财经视点

美国企业未因贸易战回归本土 政策摇摆反驱使企业外移生产线--研究

路透香港2月20日 -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企业并未因总统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而回归本土;反之美国贸易政策愈趋摇摆不定,驱使美国企业倾向把生产线迁往海外。

这项题为《不回归本土:美国贸易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生产网路的影响》的研究指出,现届美国政府的施政方针是基于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他承诺把职位带回美国。无论是向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以至减税措施,特朗普总统都信心满满,认为其经济政策可把投资和生产线带回美国本土。然而,研究却发现事情发展未尽如特朗普所愿。

“我们发现,美国贸易政策愈趋摇摆不定,驱使美国企业倾向在海外生产,不符合企业会将生产线迁移到更‘安全’地区的假设。海外供应商数量增加,此消彼长,本土供应商的比率则相对减少。这种‘不回归本土’的现象与特朗普总统所提出‘美国企业生产线回归本土’的方针背道而驰。”中大商学院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助理教授吴靖称。

特朗普2018年首季开始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发动了中美贸易战,而中美双方今年1月签署首阶段协议,令这次贸易纠纷暂时休战。

吴靖表示,因美国政策摇摆不定,美国企业倾向把生产线迁往海外,一方面希望规避风险的企业可能会物色后备供应商和客户来尝试分散一些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海外投资的动机,并促使企业将其生产网路搬到他们较熟悉的地区。

研究人员检视了2003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上市的美国企业,并使用一个指数来衡量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势均力敌的总统大选、911袭击、2011年债务上限争议以及其他有关财政政策的重大争议发生时,这个指数都会飙升。

吴靖指出,研究最重大的发现是,当美国企业面对与日俱增的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时,便已着手调整全球供应链的关系,而非等待不确定性化真正出现时才会有所行动。近期的中美贸易战就是一个好例子。研究并发现,美国企业早在2015年6月特朗普参选时便已着手调整供应链,甚至早在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总统签署备忘录展开贸易战之前。

此外,企业寻求分散生产和经营,藉此排除因过份集中于某地区所存在的经济风险(在这份研究中的例子为中国),并把供应链迁移到不确定性较低的地区。

吴靖表示,在饱受特朗普政策打击的中国,来自美国企业订单录得较低的增长率,反而其他不确定性较低地区的国家如东南亚的越南和印尼,以及拉丁美洲的巴西和智利却因此受惠,产量不断提升。

该研究发现,随着非贸易相关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企业倾向反其道而行,缩减其外国供应链。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非贸易相关的经济政策往往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实施,而当时企业通常正在减产,兼且在此期间,海外供应商的供货亦较有可能被切断。

至于关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中国企业。研究人员观察到,中石化0386.HK600028.SS、中石油0857.HK601857.SS和中国南方航空1055.HK600029.SS等企业在2015年后已大幅减少采用美国供应商,同时则在马来西亚和巴西等其他国家开辟了新的供应链。(完)

记者 梁慧仪; 审校 林高丽

for-phone-onlyfor-tablet-portrait-upfor-tablet-landscape-upfor-desktop-upfor-wide-desktop-up